茶也,食也,货也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际交往,故事的开端往往是一杯清茶。
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根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按照北宋徐铉的解释,即今之茶。可见茶这种植物在早期多作药用,生嚼内服可清热解毒。古时候因为生产力低下,食物来源除了鸟兽之肉,更多的还是取于草木,所以可以食用的茶也往往会和谷物一起煮熟或熬汤,成为茗菜。发展到唐宋时期,作为食物的茶慢慢成为一种货品,通过万里茶道,走向国内外。
《宋史·食货志》用了一个章节来讲茶,在各个朝代的正史中,都会用专门的食货志来记载当时的盐法、税制、矿冶等制度,故而“食货”在古代也成为经济的代名词,而茶这一“食货”在历史进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茶也,食也,货也。饮茶之风始于唐而盛于宋,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宋史·食货志》中记载,江南地区设有宣、歙、江、池、饶、信、洪、抚、筠、袁共十州和广德、兴国、临江、建昌、南康五军,江南岁课达1027万余斤。宋代江西的年产茶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汉代开始,在庐山修行的僧侣便已种茶、饮茶,他们攀危岩、采野茶以充饥渴,后期为了更方便吃茶,于是就在山壁间栽种茶树,焙制茶叶。到了唐代,浮梁则成了全国著名的茶叶集散地,也因白居易所写的“前月浮梁买茶去”而更为知名;发展到宋朝,洪州(今南昌)、江州(今九江)的产茶量已经高达数百万斤,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茶叶经鄱阳湖,出九江口入长江,转汉水至襄樊,贯河南入泽州,经三路安抵平遥、祁县、太古、忻州、大同、天镇到张家口,贯穿蒙古草原到库伦至恰克图,通过万里茶道,到达世界各地。因茶伴生的采茶戏和陶瓷茶器更是将江西打造成茶文化的高地。
《宋史·食货志》记载在东南各地66州242县中,有紫笋、阳羡、日铸、谢源、黄龙、双井6种闻名全国的茶叶,其中江西婺源的谢源茶、隆兴的双井茶和黄龙茶就占据半壁江山。隆兴府知府韩邀在奏报中称“隆兴府惟分宁县产茶,它县无茶”。隆兴府,是现在的南昌市,这里的茶就是黄龙茶。高山出好茶,怀玉山脉、武夷山脉、九连山脉等绵延横亘在赣鄱大地上。高山之上见白露苍松、茶树丛丛,继而衍育出各类绝妙好茶。陆羽在《茶经》中列出了唐代产茶的八个道、四十三个州郡、四十四个县,婺源就位列其中。谢源在婺源东北部浙源乡一带,谢源茶在宋代被列为全国的六大“绝品”茶之一。在制法上,我们通过现在婺源绿茶的工序便可看出一二,历经采茶、摊青、杀青、清风、揉捻、烘炒、初干、再干等程序,婺源茶如是做到头泡香,二泡浓,三泡味不减,四泡味亦醇。
分宁县是今天九江市修水县,双井茶原产地是修水县杭口镇的双井村。双井茶属于炒青绿茶,是宋朝知名的草茶。北宋欧阳修对双井茶给出极高的评价:“腊茶出于剑、建,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为第一。自景佑已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囊以红纱,不过一二两,以常茶十数斤养之,用辟暑湿之气,其品远出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双井茶对叶芽要求极高,“十斤茶养一两芽”,采摘的嫩芽形如禽爪,冲泡之后的汤色碧绿,口味也较为醇和。欧阳修曾在此地任职十余年,对双井茶有着深厚的感情,并为其作下诗篇。诗人黄庭坚对家乡的双井茶喜爱无比,将其赠送给苏东坡等文人雅士,受到当时名人推崇的双井茶一时声名大噪,成为朝廷贡茶之一。
漫步匡庐山,但饮云雾茶。除了谢源、双井等名茶,庐山云雾也是江西名茶之一,在宋朝就被列为贡茶,其种植历史可以推到汉代。庐山北临长江,东毗鄱阳湖,因水量充沛常年被水雾云海缭绕,温度较低,所以茶树萌芽也常在谷雨之后,这也成就了庐山云雾“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的独特品质。
山水一脉,赣地风流。扎根于红土地的茶芽在雨中拔节,在风中劲立,长成一团,结成一片,最终为人所得。它们带着历史的荣光,沿着茶马古道走向世界,也从过去走向未来。
□ 胡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