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压”黑科技 电力赋能茶飘香
关于福建产茶的文字记载,最早见诸于东晋时期的摩崖石刻“莲花茶襟”。
千余年来,缕缕茶香,氤氲着哲思与诗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福建的茶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茶文化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而铁观音,是福建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安溪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这里的茶农傍山而居,以茶为生,2023年茶叶总产量6.2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362亿元。
高产值的背后是电网科技的“硬核”支撑。传统手工制茶得看天气、靠经验出品,不仅产量不高,品质还难以保障。为突破这一困境,安溪铁观音的10道传统工序由手工、半机械化生产向标准化、自动化、清洁化生产加速转变,迈入了电制茶时代。
一个个“蓝脸”光伏板在茶园里生根发芽,源源不断地向茶厂输送“电养料”。但是典型的季节性尖峰负荷带来的低电压和光伏并网后无法消纳的过电压问题却成了茶农们的“心病”。
“10道制茶工序有7道实现了电气化,稳定的电压对于我们来说像心脏一样重要。”茶农们说。
因光伏并网发电高峰期在中午,而茶农的制茶用电高峰期在凌晨,电网可能发生低电压和过电压的情况。低电压会影响茶农生产的效率和茶品质量,而过电压却可能给制茶设备和电网设备带来“伤害”,导致设备绝缘损坏,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如何破题?
挂在电杆上的小小四方箱便是解题思路。
这是国网福建电力组织国网福建电科院、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国网南平供电公司等单位协同创新、联合攻关研制的新一代0.4千伏柔性电压治理装置。
该装置通过交直流混配的供电形式,巧妙地将线路中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也可以通过逆变设备将直流转回交流电。形象地说,它可以“吃”掉每一度经过的电,再“消化”成合格的电送往每家茶厂,不仅可以对电压进行精准调控,还提升了线路的传输能力。
一道茶里,是三餐四季,茶是安溪这座城的底色。绿意盎然的茶园、浓香四溢的茶厂,隆隆的机器声中,弥漫着独属于铁观音的诗意和豪情。
据悉,新一代0.4千伏柔性电压治理装置在运行控制、信息通信、安全防护等方面的性能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还将在武夷山市五夫镇开展试点应用,为乡村振兴和新能源就地消纳提供强有力的电力支撑,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曾志宏 赖晓妮 林冰冰 孙巧燕 陈龙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