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出<福鼎白茶原产地域品牌保护决定>的议案
张兴敏、王绍福、刘元建、江艳如、许燕燕、肖鹏、周小玫、周庆宗、郭泰辉、魏明霞:
《关于做出<福鼎白茶原产地域品牌保护决定>的议案》转建议(第0006号)收悉。现将我单位的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近几年,在宁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宁德茶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不仅为全市脱贫攻坚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更是宁德市“十四五”时期以及到2035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推动宁德乡村产业振兴的“8+1”特色主导产业之一。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以及白茶独特的健康价值和保存特点,开始受到国内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青睐,产销量与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白茶步入了高速发展期,全市白茶生产区域迅速扩大到9个县(市、区),产业规模不断提升。2022年,全市白茶产量达到55421吨,比2010年增长了1224.28%,明显高于同期全市毛茶产量115.04%的增幅;白茶产量占全市毛茶产量的比重从2010年的7.10%提高到2022年43.71%,跃居全市第一大茶类,为促进产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
正如各位代表所言,白茶的发展已经是关系整个宁德茶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关注,2021年3月25日和8月4日,分别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审议全市白茶产业发展工作,市分管领导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要站在全局高度,充分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打造白茶区域公用品牌,提高我市白茶的市场占有率。2022年10月25日,根据梁伟新书记关于市委改革办提交的《我市白茶产业发展需要引起关注的一些情况及工作建议》上的批示要求,由杨方副书记带队开展白茶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并召集工信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和福鼎、柘荣分管领导,主持召开我市白茶产业工作座谈会,着重研究了关于白茶占比、质量管控、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其中,福鼎是闽东白茶核心产区,“福鼎白茶”作为核心品牌打造,是市县两级政府的一致共识,更是倾注了的各级各部门的大量精力,尤其是今年,到目前为止,市人大、政协、农业农村部门先后十余次赴福鼎开展调研,针对“福鼎白茶”茶青品质下降、价格有所浮动等问题展开专题研究和技术指导服务。下一阶段,2023年市委、市政府重点调研课题任务和市人大专题调研也将重点围绕“福鼎白茶”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和全市白茶产业整体发展深入开展,挖掘制约我市白茶产业发展的深层次、基础性问题,争取解决一批发展所需、企业所盼、民心所向的重点问题,持续为“福鼎白茶”乃至整个闽东白茶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同时,为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今年4月11日,市政府成立了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常务副组长,市委宣传部、市人大、政协等27个市直单位、科研院校、金融部门和行业协会为成员的宁德市“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茶产业工作的统筹领导,明确各单位的职责分工,推进部门间的协调合作,从财政、金融、用地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提高产业健康发展保障水平。结合去年6月市政协提交的《关于“加快宁德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调研情况的报告》和有关领导要求,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起草了《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和《实施方案》,委托福建农林大学规划院团队编制《宁德市“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专项规划》。目前,《若干意见》《实施方案》和《专项规划》均已完成相关单位和各县(市、区)业务主管部门意见征求,呈报市政府研究审议后争取于近期出台,以上政策措施在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强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加大品牌打造力度等方面都明确了扶持政策和具体措施,并提出以“‘福鼎白茶’为引领,打造中国最优白茶产业集群”,发挥“福鼎白茶”目前已经形成的在全国白茶行业的引领和标杆作用,围绕“世界白茶之都”目标定位,依托福鼎国家现代农业(白茶)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重大项目,通过“三产三新三链”融合,推进福鼎市成为资源要素集聚、生产方式绿色、设施装备先进、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中国白茶核心产区和产业发展样板,推动柘荣、霞浦等宁德其它白茶产区提升白茶产业发展水平,合力打造全国规模最大、集中度最高、影响力最强的最优白茶产业集聚区。
各位代表提出的关于福鼎白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符合实际,切中要害,对于推动我市白茶产业发展和做好区域公用品牌保护十分重要。同时,白茶发展趋势放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成本不断提高,缺乏价格竞争优势,标准不断提高,安全隐患增加等都是当前我市白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在积极谋划布局“三茶”统筹发展路径,加快政策体系建设的同时,下一步,我们将抓好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对照市级“三茶”统筹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地成立由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三茶”统筹发展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三茶”工作目标任务、推进措施,科学编制“三茶”统筹发展专项规划。积极对接中央、省级茶产业发展新政策,优先安排专项资金,尤其福鼎、寿宁、福安等地要以创建国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三茶”融合创新园建设为契机,立足优势白茶、红茶资源,将原产地保护纳入产业政策重点推动,加大品牌打造政府推动力,统筹做好三茶发展大文章。
二是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提高茶业生态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生态茶园建设,提高补助标准,用3年时间基本实现示范区茶园绿色防控和生态茶园全覆盖。完善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从源头上把好茶园投入品准入关,严禁违禁投入品进入茶区,加快推进“一品一码”追溯管理工作。率先在福鼎全域推行茶园基地化管理,按照多种联合体模式,整村整镇推进高标绿色防控,强化对茶园管理、用药的可视化监管,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并带动全市推行基地化管理,保障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针对当前我市相当数量的初制加工企业厂房陈旧、设备简陋、卫生条件较差、监管不到位的现状,相关职能部门要常态化组织开展专项督查治理,依法严肃查处生产、加工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指导加工企业完善必备的生产及工艺设备,帮助企业建立必要的质量保证制度,实现加工清洁化、标准化,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和产品品质。指导已初具规模的福鼎双岳、福安坂中、周宁玛坑等加工园区,集中力量改造提升厂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清洁化、连续化、智能化生产线,进一步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
四是加强地标产品保护和宣传。我市现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4件,原产地保护产品3件,在加大我市地标产品保护和规范使用监管力度的同时,鼓励支持各县(市、区)做好各自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和宣传推介。在市级层面要集中优势资源,多方合力打造“福鼎白茶”等优势头部品牌,深入挖掘福鼎区域自然条件、茶树品种优势、历史渊源典故等,突出“福鼎白茶”原产地优势,增强市场辨别度,讲好品牌独特的品质特征、良好的保健功效、深厚的历史人文等品牌故事,吸引更多消费者爱上“福鼎白茶”。积极引导茶企主动参与白茶品牌的培育、建设和维护,抱团做大,鼓励企业积极使用“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品牌体系拓展市场,提高品牌的美誉度。
五是实现品牌互动共赢。“福鼎白茶”品牌是宁德市近年来打造最成功的茶叶品牌,我们有责任保护好,促进“福鼎白茶”品牌进一步做优做强。虽然说,“福鼎白茶”与宁德其它产区白茶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更多的作为全国重要白茶产区共同面对销区市场的品牌之间合作共赢共同提升的关系。因此,不同县(市、区)白茶品牌要明确各自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按照区域地标管理办法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形成“福鼎白茶”“福安白茶”“柘荣高山白茶”等品牌共同发展的格局,并通过宣传引导、标志识别管理等形式,让消费者加以辨别,充分保护“福鼎白茶”独有的品牌价值,形成以“福鼎白茶”为引领和标杆的白茶产业集群。
六是坚持多茶类共同发展的格局。宁德历来是全国重要的多茶类产区,已初步形成相互促进、多茶类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从近二十年的产业发展情况看,不管是新世纪初期以“坦洋工夫”为代表的红茶兴起还是近年来“福鼎白茶”带动下的白茶市场持续上扬,都带动了整个宁德茶产业的发展壮大,保持了产业发展的持续、健康、稳定。另一方面,纵观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茶叶市场的风雨变化情况表明,由于我国茶叶总体产能过剩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茶叶市场上六大茶类风生水起,风水轮流转,消费者的关注度转移很快,主导茶类更新替代迅速。因此,宁德要在把握白茶产业处于发展上升期这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的同时,根据发展产业特色,继续坚持多茶类共同发展的格局,提高产业的市场抗风险能力,保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据悉,市人大代表常委会今年计划修订《关于促进闽东茶产业发展的决定》,预计于7月份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专题调研,届时作为业务主管部门,我们也将积极提请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纳入《决定》草案,强化公用品牌创建上的政府主导作用,强调“福鼎白茶”作为全市“一县一业”特色农业产业的带动示范作用,进一步细化相关保护举措,按照“一个区域公用品牌、一套制度、一套标准”的思路,结合开展“认标购茶”宣传和产品溯源管理,规范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管理和使用,依法从严查处商标使用不法行为,发挥地理标志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以品牌创建为抓手,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领航全市白茶产业发展,为我市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来源:宁德市农业农村局)